close

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在拍攝《看見台灣2》的時候因飛安意外辭世,在齊柏林拍攝《看見台灣》時,那年的我只記得這片土地原來這麼的漂亮,後來才知道,其實齊柏林紀錄的台灣島,不只有美麗,還有很多很多的開發與汙染。這部紀錄片引發台灣人很大的省思與關注,我們都知道,台灣只有一個,在看見台灣的鏡頭裡,台灣依然如此美麗。但卻也因為過度的開發,有了一點點的殘缺。

 

在齊柏林導演鏡頭下的台灣,有許多不同的面貌,正如在台灣這座島嶼,有許多不同的意識形態與價值。看見台灣上映三年後的今天,我赫然覺得,這樣的導演,他在做的事情其實是一種社會運動。

什麼是社會運動?在一般人的眼中,社會運動或許就是在凱達格蘭大道抗議、在行政機關前丟冥紙抗議的那些人,才叫做社會運動。在學術名詞上,社會運動是一種社會群體行動與政治現象,用體制外的方式,來改變現有體制,推動或阻止社會變革。而齊柏林在做的,其實比較像是一個領導者。

它的鏡頭像是社運場合中出現的那個領導者,它用溫柔而堅定的畫面告訴台灣人,這片島嶼很美,但同時它也在受到破壞,我們不該再袖手旁觀,而是該更認真的去檢討、監督政府與營利單位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是不是犧牲了太多台灣人的健康、環境與文化。

如果說,吳念真導演是與104希望基金會做一場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期許每一個人都是引爆蝴蝶效應的那個起點。那麼齊柏林導演就是在做一場以守護為名的社會運動,期許每個住在這塊土地的台灣人,都能夠是那個讓下一代還能看到漂亮景色的守護者-我們需要守護這片土地、守護這片土地的文化、守護這片土地的美。同時,我們要將守護這片土地的精神,傳授給下一代、更多的台灣人。

這是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所發起的社會運動,一場溫柔而堅毅,令人感動卻又熱血沸騰的社會運動。但同時,其實他也在做社會工作,只是這個社會工作,案主叫台灣,而它的相對人叫人民。

在社會工作的精神中,社會工作者必須維護/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必須要追求使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未來、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有尊嚴的、增進個人的責任與社會功能。將這樣的價值放在一個國家與個人來說,齊柏林的鏡頭所做到的,是肯定這塊土地的獨特性,並相信這塊土地下的人們都是有尊嚴的、有價值的,除此之外,也希望透過鏡頭讓人民知道,這塊土地因為經濟成長的開發而導致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大,在經濟與環境之間台灣人民勢必要找出平衡,並且要從平衡中,找到能夠讓台灣這片美麗的寶島把這樣的美延續下去的方法,而這一切,台灣與台灣土地上的人民,都有決定未來要怎麼發展的權利與能力。

或許,在齊柏林導演的初衷中,他並沒有意思要引發社會對於財團的批判以及對文化等相關國家政策的質疑,但從他的鏡頭中,身為讀者的我們讀出了許多弦外之意。這樣的結果或許是導演所訝異的,也可能是導演所意圖透過鏡頭暗示我們的。唯一確定的是,齊柏林導演透過他的鏡頭,在對台灣文化與環境保育做最大的努力。而這些努力,無意中讓他成了一場社會運動的領導者、一個多元樣貌的社會工作者……。

而現在,齊柏林導演因飛安意外走了,但他所留下來的精神還在,我相信我們台灣人會繼續用著我們的方式,替齊柏林導演延續他的精神。正如同一場社會運動的領導者走了,會有另一個人成為領導,並繼續帶領支持者繼續維護權益。也如同一個社會工作者離開了,只要他的核心理念還在,就會有人繼續持著他的核心理念,在相似的場域繼續進行社會工作。

 

本文刊載於新公民議會,原文在此,請各位多多支持新媒體。

arrow
arrow

    晴緣似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